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学院概况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新闻

【回答时代之问——老中青三代教师心中的教育家精神专访】金悦:以心育心,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

自2019年秋季起,我肩负起培育未来希望的使命,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带着对知识的无限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开始了我的教学之旅。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我始终秉承着教育家精神,致力于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火焰,引导他们探索知识的海洋,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教育家精神的理解与实践

教育家精神于我而言,是一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承诺,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勇气,更是一种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联系的坚持。教育家精神也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要求我们既要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又要坚守教育的初心,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人才。

在教育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平等、理解和关怀为核心,致力于构建一个充满尊重与信任的学习环境。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在学术上引导他们,更在情感上支持他们,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倾听者。

疫情下的线上教学,从留言板到“上热搜”

我入职的第一年就遭遇了疫情带来的挑战,在没有任何讲台经验的情况下,我毅然踏上了线上教学的征途,开始了不懈地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掌握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例如,我创新地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引入了留言功能,这不仅方便学生提出疑问和反馈,也让我能够更深入、精准地把握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学生在留言中询问:“疫情期间失的恋挽回的几率大吗,哈哈哈哈帮我朋友问”。这一看似与课程无关的问题,却巧妙地启发了我,让我看到了它与我们正在学习的商业模式知识之间的联系。我结合课程内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这次意外的交流不仅成为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更激发了学生们不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兴趣。

基于线上授课中留言互动的积极效果,我将其成功引入线下课堂,实现了教学互动的升级。相比于传统的线下课堂模式中只能有少数同学发言,线上平台可以鼓励所有同学,尤其是内向的、不善于或者不敢于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参与到互动环节中来。这种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以至于期盼自己的留言有机会“上热搜”----即每节课开始时,老师会挑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留言进行现场解答。这个环节成为了很多同学翘首以盼的课堂亮点,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和趣味性,也成为了我教学生涯中的一项课堂成就。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我坚信“做有意义的事情”是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核心原则。这个“意义”并非指学生所作的事情必须对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引发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成长。我鼓励学生们追求那些能够引起他们内心共鸣的研究课题,因为只有当他们对一个问题充满好奇和热情时,他们才会拥有持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动力。这种内驱力是学生学习和科研的不竭源泉。如果多年后回首,他们还能够自豪地说,自己曾经投身于一项研究,为之付出了汗水和智慧,并对成果感到满意,这样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尤为难忘的是我曾带的一位硕士生,她对自己的研究选题非常感兴趣,即便在旅游的火车上也不忘与同伴讨论她的研究思路,和大家一起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甚至于在毕业后,她依然保持着这份热情,还会主动联系我询问还能做些什么工作。这充分证明了当研究成为兴趣和爱好,而非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时,学生能够展现出极高的研究热情和创造力。因此,我致力于营造一个能够支持和鼓励学生追求内心热爱的环境,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内驱力,从而让他们在学术与人生的探索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我坚信,教育的力量在于传递知识、激发潜能、塑造品格。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带着不同的背景、梦想和挑战来到大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识别并培养他们的独特性,通过精心引导,助力每位学生挖掘并释放自身潜能,最终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