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我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近二十年来,我在教学和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与贸大共同成长。教育的力量,如同细雨润物,无声却深邃,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份力量,并深入理解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对教育家精神的思考
谈及教育家精神,我认为教育家这一称谓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它更是一种实际行动和深远影响力的展现。而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教书匠。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持续学习”。近二十年来我最大的感受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教授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受到了极大冲击。作为教师,必须勇于自我革新,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汲取新知,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适应性。ChatGPT刚出现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都未曾深入接触过。然而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不能回避,而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主动接触并适应它,不仅要学习这些技术,更要思考如何将其融入教学中。第二点是对学生“不断引导”。在教育历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学生探索世界、形成价值观的关键角色。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是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所以需在教学中精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前沿科技、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规划能力。第三点是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我希望学生不要只看重分数,而是能够放宽视野,把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追梦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更加积极深入地学习。
AI浪潮下的教育变革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当前,AI工具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其生成的代码已追平甚至超越了人类水平,众多大模型更展现出卓越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在上学期的数据结构课程中,我向学生们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你们可以借助ChatGPT等工具辅助生成代码,但是你们要深入理解这些代码,学习它们的优点,更要努力探索如何将其进一步优化。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作为老师,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我们停滞不前、满足于现状,将来我们的工作很可能会被像ChatGPT这样的智能工具取代。因此,我们应积极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怎样保持教育的温度和深度,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教师与学生共成长
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大一、大二学生,往往还沉浸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然而,大学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与高中截然不同,大学倡导自主学习,课程繁多且深入,理论与实践并重,且课时有限,要全面掌握课程内容并达成教学目标,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特别是那些复杂且对未来职业生涯有帮助的知识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进行详尽深入的讲解。为了帮助学生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慕课和其他在线教育资源辅助学生自学,教师的角色也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同时,我们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辨别信息真伪。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依靠自制力,自主规划学习时间与目标,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不仅能够为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石。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们将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同时,期望我们的年轻教师能全面把握所授课程,明确其在学生培养体系及方案中的定位,包括理解该课程所需的前置知识点、对后续课程的潜在影响,以及哪些关键知识点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帮助学生在不同课程间顺畅过渡,构建起一个连贯、有序的知识体系。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关乎每个学生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合作,不断探索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