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我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同年10月,我成为贸大信息学院的一员,开始了我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的演变与传承,它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与超越,更承载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
教育家精神的演变与传承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教育家精神正经历着不断的演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石,必须精准对接国家需求,致力于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面对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不仅要保有好奇心,勇于突破自我舒适区,更要紧跟科技前沿,将最新的知识成果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创造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所理解的教育家精神是坚持以德为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教师应做到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因材施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前行,勇担新时代育人使命。为了不断提升自我,我积极向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学习,从“时代楷模”到“黄大年式教师”,从“最美教师”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些榜样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为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以“二心”理念应对学生多元需求
面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背景差异,我也在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力求做好“二心”人,即有耐心、有爱心。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我的学生们背景多样,课堂上汇聚了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他们的疑问与困惑自然五花八门。因此,在每门课程的第一节课上,我坚持先了解每位学生的背景及其对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以确保教学内容与方法能够紧密贴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在整个学期中,我始终保持开放与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道路上得到及时的指引与支持。其次,教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我深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有知识上的挑战,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还有对新环境、新规则的适应难题。因此,做为老师,我秉持着仁爱之心,不仅帮助学生预防可能遇到的问题,更在问题出现时,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转而采取个案分析的方式,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帮助。我希望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难题,给予他们关怀与支持,让他们在学习的旅途中感受到温暖与力量,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构建新时代下的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新时代的科技发展,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对产业界的发展和就业生态产生巨大冲击。教育领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师备课的效率与学生知识获取的便捷性;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及强化团队协作等高级能力的新挑战。
为积极应对这一变革,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融合“智慧树”、“学习通”等先进教学平台,建立起一套高效互动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我不仅利用这些平台为学生推送丰富多样的线上学习资源,还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精准把控教学过程。线上课程直播的引入,打破了时空限制,而课后学习测评与期末考试的系统设计有效评估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教学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我还会进行线下反转教学,例如组织学生讨论线上回答的问题,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种线上线下混合的课堂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高效又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质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回望来时路,从一名学子到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每一步都凝聚着我对教育家精神的追求与实践。我将继续秉持“二心”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与各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携手并进,努力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浪潮中为学生铺设一条通往全面发展的宽广道路,持续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