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党建工作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流逝的生命,永驻的爱--信息学院团总支松堂执行志愿活动

 
    3月29日,信息学院组织部和院志愿团爱心行动小组共同策划的信息学院团总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松堂之行”志愿活动在寒风凛冽中成功举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全社会互帮互助,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作为社会中的老年人,尤其是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走在生命边缘的老年人更加需要年轻人的关怀和关爱。带着这样的责任和愿望,早晨7:30,信息学院一行40多人准时起程,奔向松堂关怀医院。
半小时的车程后,同学们踏进了医院的大门,那扇把世界和医院分隔的大门:外面,还是这个鲜活的世界;里面,则是古朴的亭台楼阁,是一群垂暮的老人,是迟缓的流不走的时空。
    早上8点到10点,是老人们活动的时间,能够坐着轮椅出房间溜溜弯儿的老人们,都聚集在了大厅里,他们期待着又一次热闹的欢笑,又一次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同学们亲切地围坐在老人们的脚边,主持人开始介绍在座的老人们。参加过辽沈战役的四野老兵刘爷爷,石油勘探者张奶奶,幼儿园园长戴奶奶……很多的历史,很多的时光,都浓缩在这些老人们坎坷的一生中。他们就像一部部发黄的旧书,那一页页的岁月就和长城的城砖一样延绵不绝,但那一页页的沧桑,却也在光阴的侵蚀下变得脆弱,稍一用力,就碎成了空气里的尘埃。同学们来到这里,为的是给他们生命里最后的时光,涂抹一点红红绿绿,让他们离开人世的时候,可以安静而安详。
    其实老人们也喜欢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多才多艺的他们,一开场就抢先给同学们献上了祝福。李奶奶紧跟时代步伐,高歌一曲《我和你》,声音洪亮,和年轻人相比毫不逊色,同学们也在奶奶的歌声中轻轻和着拍子拍手,奶奶一看可来劲儿了,一连唱了两遍。她唱完后,同学们又接着老人的余音唱了英文版的《我和你》。接下来,信院小提琴家罗永盛登场,为老人们演奏了一曲《梁祝》,悠扬的琴声给老人们带来了春风拂面的温暖和舒畅,戴奶奶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干枯的双手颤抖地打着节拍,心中的欢喜溢于言表。小提琴演奏之后,张奶奶和戴奶奶就急着要给大家表演节目了。好戏接连不断,同学们为老人们表演了唱歌、舞蹈、朗诵等精彩的节目,老人们也竞相展示才艺。最后,所有同学起立,面向老人们,一起唱了为他们奉献了一首《感恩的心》。和老人们对视,从他们不再清澈的眼瞳里,感受世事变幻和沧海桑田,感受孤独寂寞和热忱期待。用自己充满活力的的双手,诠释爱和希望,“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能够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的老人,还不到松堂所有老人的百分之三十,大部分老人都因身体原因无法出屋甚至只能躺在床上。在和大厅里的老人们互动之后,同学们两三个人一组,走进狭窄而昏黑的走廊,走进每一间充满消毒水气味的房间,近距离地给老人们带去关爱。他们握住老人们的手,静静听他们讲那些被不断重复提起的几十年前的故事;他们给老人们唱歌跳舞,逗得老人们笑地合不拢嘴;他们抚摸老人们的头发和脊背,抚平他们心中的不安和焦躁;他们静静地坐在老人身边,或有或无地哼着小调,陪老人一起看窗外的柳枝随风摇摆。这一段时间不像刚才那样热闹喜庆,但同样温馨同样美好。指针静静地旋转,日月的交替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又何况这短短的一小时。离开的时候,很多老人都拉着同学们的手不愿意放开,离开这些孤独的老人们,很多同学的眼眶都充满了泪水。
    回到大厅,医院朱院长作了简短的讲话,有关这座临终关怀医院,以及这些经历了几代时代变迁的老人的故事,还指导了同学们怎样当好一个志愿者,更好地为老人们服务。“生命就是一场轮回,当一段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它也就回到了生命的起点。”朱院长说。这座全中国拥有最多志愿者的医院,就是这样一个家,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在其中奉献他们的爱心,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膝下满堂的天伦之乐。
    本次信息学院“松堂之行”志愿活动于11:00结束。关爱他人,奉献爱心,每个信息人都铭记着这发自内心的使命,在今后的人生中,用行动,用爱,去温暖每一颗需要温暖的心。
 
信息学院
2009.3.30